益智区作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开拓教师的思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益智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多样性,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教育集团课程部益智组全体教师齐聚温江区南城幼儿园开展了以《探适“益”材料,促幼儿发展》的专题研讨活动。
一、案例分享 助推成长
南城幼儿园刘芯余老师,以《红绿灯棋》为例,针对大班幼儿合作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益智材料要结合幼儿游戏情况,可让材料留白,鼓励幼儿自主创造游戏规则和游戏路径,让益智材料真正“活”起来。
花都幼儿园奉慧敏老师,以《开心农场》为例,针对中班幼儿游戏中兴趣不高的情况进行策略改进,投放材料应聚焦幼儿游戏的多种玩法,抓住幼儿兴趣点,增加游戏层次性以满足各层次能力幼儿的需求。
光华新城幼儿园董秋月老师,以《小鱼找方向》为例,针对小班幼儿在排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投放符合幼儿年龄段的材料及对游戏玩法进行适当简化,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将材料的投放从两个维度降低到一个维度,让游戏更有趣味性。
二、思维碰撞 梳理复盘
在课程部组长曹晓霜老师带领下,老师们集思广益,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分园所讨论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益智区材料的投放策略。
小班侧重投放材料应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操作简单。中班投放材料应具有初步的挑战性,侧重层次性,大班投放材料应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创造性。
三、观摩游戏 多维记录
分享讨论后,老师们随机走进班级,对益智区活动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诊断,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行为、审视益智区活动过程。
教师们有用纸笔记录,有用手机拍下精彩瞬间,也有用录像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既观教师材料投放、活动组织、介入指导和回顾反思的能力,又观幼儿学习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现场研讨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
四、点评提升 持续优化、
研训活动的最后,花都幼儿园副园长潘红婷对本次的研训活动表示肯定,根据本次共同探讨的益智区幼儿关键经验,老师们分类整理各年龄段操作性强且富有趣味的益智区材料清单,并带着目标再次走进幼儿,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游戏需求进行调整、寻找更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不断探索游戏材料新玩法和投放策略,使益智区游戏材料所指向的目标更适合孩子,支持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
站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区域游戏材料,通过前期的记录对材料“心中有数”进而在幼儿游戏时给予更适宜的观察与指导,不断调整优化材料的提供,从而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学习更有效,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