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教师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的评价能力,提升教师游戏素养,助力幼儿游戏推进与发展,根据温江区(幼高职学段)2024年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内容,科研联盟组一组确定了本年度研究重点方向即:幼儿自主游戏评价的实践研究。为扎实推进过程性研究,2024年5月22日下午,温江区幼教科研第一联盟组“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策略研究”的专题活动在南城幼儿园举行。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冯文霞,教科研联盟组成员、樊朝霞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南城幼儿园联盟组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们参加本次活动。
一、研方案·智导航
活动伊始,南城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发展中心秦进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可视化评价在区域游戏中的运用与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分享。秦老师阐述了可视化评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介绍了可视化评价的概念、特点以及实施步骤,展示了如何在区域游戏中运用可视化评价来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到可视化评价的多元运用。
二、享案例·慧扬帆
小班的徐定琴老师,她为大家带来了《小班益智区活动案例分享——小猪佩奇的茶盒》。徐老师详细介绍了在益智区活动中,如何运用教师观察和教师评价来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对“小猪佩奇的茶盒”这一教具材料进行调整。
中班组冯玲老师,她分享的是《中班建构区活动案例分享——整理小能手》。冯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在建构区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日志和时光图谱来对自己的游戏过程和整理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幼儿在寻找工具—调整方法—记录过程—统计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儿童日志和时光图谱更直观的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进步,让他们更有内驱力和积极性来提升自己的游戏能力。
大班组刘芯余老师,她分享的是《激发评价潜能,助力自主发展的典型策略——以淘淘议事会为例》。刘老师详细介绍了淘淘议事会这一以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机制,通过让幼儿以儿童会议的形式参与评价过程,辅以多样的工具将幼儿的评价意见收集起来以可视化的方式再现。在这样的全过程参与式的评价活动中,幼儿通过主动的自评与同伴互评,不断改善、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指向幼儿的自主发展。
三、畅研讨·共掌舵
案例分享结束后,老师们就现场分享的案例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围绕“如何让评价环节不流于形式,能在评价中有效提升幼儿游戏经验?”“案例中教师是如何评价反馈的?可以怎样调整?”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老师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也发现了自己在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智点评·明灯塔
活动的最后,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冯文霞老师高度凝练了本次活动的一些经验和问题,帮助老师们及时提升认识、固化经验。
1、立足课程 细思评价
冯老师从课程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的观点。她强调,教师在设计区域游戏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要关注活动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2、多维构建 系统思维
同时,冯老师还提出了要形成“系统性思维”,来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和模型的观点。她认为,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评价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冯老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建议组员们以系统性思维建模、运用AI等信息化技术优化文献研究策略、提高成果意识等,相信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不仅进一步了解到区域游戏评价策略,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幼教科研的广阔海洋中,我们期望每一场专题活动都能成为一艘承载着智慧与梦想的科研之船,扬帆远航,探索未知的领域,引领幼教实践的创新与发展。